胶东在线3月11日讯(撰稿 朱会敏 审核 张德强 )近日,随着泰国文化体验项目、泰国语言学习项目结营,由中外语言交流与合作中心主办、鲁东大学承办的2020年“汉语桥”线上冬令营落下帷幕。
为保持海外青少年中文学习热情,满足其了解中国语言文化的需求,进一步做好国际中文教育发展和中外人文交流工作,鲁东大学积极申请“汉语桥”线上冬令营交流项目。
2020年11月20日,鲁东大学获得立项,根据教育部语合中心项目执行要求,国际交流与合作处和国际教育学院迅速成立项目专班,由党委常委、副校长亢世勇牵头,邀请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中心副主任杨晓春等有关专家,数次举行项目推进会,讨论课程设计方案。项目专班在项目执行要求严、实施时间紧、教学任务重、视频课程制作周期短的情况下,结合以往承接项目的经验,精心设计,抢时间、赶工期,拍摄所需视频课程,确保四个项目顺利开营。
鲁东大学根据各国同学的不同特点,凭借疫情期间累积的扎实的线上授课经验,精心策划了丰富多彩的课程,涵盖语言学习以及面塑、民歌、皮影戏、民族舞蹈、中国剪纸、中国功夫、京剧、篆刻、民族乐器、功夫扇、国画、书法等文化体验课程。语言课程的授课,学校安排了一大批经验丰富的优秀对外汉语教学教师,并根据学生时差进行分班,调整上课时间,其中俄罗斯、泰国项目的课程均在下午甚至晚上上课,部分老师大年初二即投入上课;文化体验课程,邀请了10余位非物质文化遗产继承人进行讲解并参与课程视频的设计和拍摄,共拍摄完成27门视频课程,成片53个视频,每个视频25分钟左右,制作精美,生动有趣,视频收看率达到99.8%,获得大家一致好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烟台面塑”代表性传承人陶永广老师在课后表示,“优美灵动的面塑既可以是联络友谊的工艺品,也可以是增添生活趣味的装饰品,它更是中国传统手工技艺的璀璨结晶。希望学员们通过这一课程学习,对中国传统手工艺品能够有更进一步的理解,更好地认识、了解中国。”
为了能够加强中外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弥补教师和学生课前、课中、课后授课中互动时间不足的短板,学校专门组织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中国学生下沉至每个冬令营的每个班级,做班级助理、教学小老师,与冬令营学员结对子,互帮互学,成效显著,很多学员与学生志愿者都成了朋友。
课程结束后学员们纷纷表示,“我在语言课堂上学会了许多地道的汉语表达,提高了我的语言交际水平。”“以前与中国朋友谈论到中国文化知识时,总是不知道说什么。通过这些天的学习,我掌握了许多中国文化方面的相关知识,对中国的传统节日和饮食文化等也有了更多了解。”“虽然这次学习的时间很短,但是我们在短时间内学会了丰富的汉语知识,了解到了深厚的中华文化。每一堂课都令人难忘,老师对待我们就像对待自己孩子一样温柔亲切。我们希望在疫情过后可以亲自到中国,去体验中国的风土人情。”泰方项目负责人郑浩楠表示,“非常感谢教育部语合中心和鲁东大学对本次活动的重视与支持。活动期间正值中国农历新年,鲁东大学的老师们牺牲了与家人欢度春节的美好时光,大年初二就开始了课程讲授,我们十分感激。”
此次“汉语桥”线上冬令营是鲁东大学首次承办教育部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汉语桥”团组项目,为了在常态化疫情防控形势下承担好本次“汉语桥”线上冬令营工作,学校多次召开“汉语桥”线上冬令营推进会,制定推进方案,结合以往承接项目的经验,整合校内外优质教育资源,集合相关领域的多位骨干教师,灵活采用“实时授课+线上活动+视频课程+志愿互助”四个模块有机结合的方式,内容生动有趣。每个项目投入教师40余人,学生志愿者39人。总开设581课时,问卷调查满意度100%。(实习编辑:武文君)